根据周一发布的一项官方调查,中国制造业增长在7月略有放缓,但显示出一些企稳迹象。
旨在提供工业状况快照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6月的50.9降至7月的50.7。虽然这是连续第四个月下降,但这个数字高于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期。
高于50的PMI数表示扩张,而低于50则表示收缩。目前水平的中国PMI似乎表明,若按月度环比衡量,制造业增长已近乎停滞。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制造业增长接下来将进入收缩还是企稳。汇丰(HSBC)发表的另一项PMI已降至50以下,显示进入收缩空间,但周一发表的官方PMI让人有理由保持审慎乐观。
“周期而言,7月份的PMI往往是最疲软的数据之一,通常在8月份会有强劲反弹。鉴于6月份工业产出反弹,我们相信未来几个月PMI将开始上升,”澳新银行(ANZ)经济学家在一份研究简报中表示。
衡量新订单的分类指数上升,显示制造商拥有相当健康的后续业务量。鉴于同期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反映出全球经济的疲软),新订单总量上升证明中国的国内需求相当强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s and Purchasing)在伴随数据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PMI显示出“经济发展态势趋稳”。
有关投入成本的PMI分类指数(该指数可代表生产商面临的通胀水平)传递了好坏参半的消息。购进价格指数为56.3,这是今年最低水平,但仍偏高,说明通胀压力仍然较大。
沪市主要股指在早盘交易期间上涨了0.15%。
中国经济放缓是政府遏制通胀努力的直接结果,目前中国通胀达到三年来最高位。有关价格压力正受到控制的证据,可能为逐渐放松越来越紧的政策铺平道路,为经济提供支撑。
中国总理温家宝上月表示,中国必须在遏制通胀与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之间找到平衡。政府政策收紧的焦点是房价上涨,最近几个月房价上涨已开始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