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操作台  钣金  配电柜  文件柜  机柜  机箱  香河  五落实五到位规定》  数据  数控折弯机 

一份创建企业名单 透露出的制造升级信号

   日期:2015-12-14     浏览:16    评论:0    
核心提示:一份创建企业名单 透露出的制造升级信号12月8日,中德工业服务区中欧中心,一场名为制造强国、佛山探路中国制造2025对话世界新工
 一份创建企业名单 透露出的制造升级信号
12月8日,中德工业服务区中欧中心,一场名为“制造强国、佛山探路——中国制造2025对话世界新工业革命”跨国大调研的启动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吸引了佛山数十家知名制造企业的参加。

启动仪式上,同时发布了首批佛山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示范创建企业,佛山希望通过发动一批优秀制造业企业参与,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坚定广大企业家创新创业的信心。

包括东鹏陶瓷等六家禅城企业成功入选了示范创建企业名单。通过分析名单的企业构建,记者发现,作为中心城区的禅城已经悄然走上了一条制造升级之路,从传统的“汗水经济”转向了“智力经济”。

事实上,经过三年城市升级,禅城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体现在制造业层面,禅城制造业出现了两个变化,除了传统产业生产环节大量外迁、先进制造企业取而代之外,通过大力促进云计算、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禅城加强了与周边制造业的联系,逐渐朝着佛山制造业升级的“大脑”转型。

1.创建示范企业

新兴产业占大多数

在12月8日发布的首批45家“佛山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示范创建企业”名单上,记者看到,包括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欧司朗(中国)照明有限公司、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禅城知名制造企业入选示范创建企业名单,占比约13%。

与此相比,来自顺德、南海的企业则占了大头,记者粗略估算,两个经济强区贡献了过半数的示范创建企业,其余企业则由三水、高明企业包揽。

这样的企业结构并不让人意外,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佛山五个区对于各自制造业发展在定位上所存在的差异。作为中心城区,禅城在五区中面积最小,城市建成面积已经超过80%,城市发展空间遭遇了瓶颈。

近几年禅城大量传统产业生产环节外迁,给城市发展腾出了空间。与此同时,禅城的产业结构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二产占比出现了下降,三产比例上升,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禅城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1:40.5:59.4,显示出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是佛山五区中唯一一个二产占比低于50%的区。

这种结构上的变化反映在示范创建企业名单上,就出现了禅城入选企业偏少的情况。与此相对应的是,顺德和南海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制造强区,制造业依然是两个区经济的支柱,因此两区成为了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企业的主力。

虽然在数量上不占优势,禅城入选的6家企业在质量上却不输于任何区,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反映出禅城制造业升级路径。

在这6家入选企业中,除了东鹏陶瓷属于传统龙头企业外,其他5家企业均来自新兴产业,涵盖了装备制造、LED、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领域,这些领域同时也是当前禅城制造业升级的重点方向,体现了禅城制造业从“汗水经济”向“智力经济”转型的发展路径。

2.优二进三

产城共融向“强中心”迈进

禅城制造业升级之路在季华路沿线得到了集中体现。

以往,季华五路东、西方向沿线多为陶瓷等传统制造业工厂。而如今,以最核心段季华五路向东、西两端延伸出现代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季华五路、季华六路密集地铺排了万科广场、禅城绿地中心等多个城市综合体,金融、总部大厦、星级写字楼、大型商场等高端商务业;而季华五路以西的张槎、南庄区域,则发展以新兴产业为主的高端制造业。

季华路的变化显示出,禅城已在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结出新的果实,而在12月8日该活动上到会的禅城企业结构分析结果,更是折射出禅城的功能定位之变。

作为中心城区,近年来通过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禅城的产业结构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公共服务业、现代商贸业、文化休闲旅游业在该区蓬勃发展。

上半年,禅城区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98.12亿元,增长4.8%;先进制造业产值275.52亿元,增长6.9%,全区高技术制造业平均增速高达23.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传统产业生机不减,增长15.5%,制造业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智力密集型发展。

“纺织大佬聚集,给你一盘新生意。”张槎振兴路,东成立亿针织产业园在招商时打出的一句标语让人倍感好奇。

这是一盘怎样的新生意?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园区欲改变目前张槎粗放型的针织生产、加工的现状,通过引入新业态夯实研发、展览、销售等环节。而一直以来作为张槎针织的龙头企业,东成立亿也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以园区经济翻开行业的新蓝图。

禅城的城市、产业变化就是由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拼凑而成,该区正以产业与城市共融的方式,朝着更核心更城市的“强中心”功能定位迈进。

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禅城欲转型佛山制造业“大脑”

台湾商人包尚益近日拟将他的科技公司总部从上海搬到禅城,他看中了禅城乃至大佛山范围的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希望以网上平台开展产品展示、定制等科技服务,帮助传统制造业开拓线上销售,发力转型升级。

这并非孤例,禅城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产业定位,在过去几年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云计算等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 服务”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截至目前,禅城区已集聚IT企业超过2000家,物联网企业超过200家,云计算、大数据及相关企业超过30家,一批项目和产业园区走在了发展前头。

另一个例子是,禅城区张槎街道在数天前发布华南创谷建设规划,提出在原有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成功运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容提质,建设一个体量达42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高地,跨界整合多方资源,聚集一批高端创意人才。

通过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禅城区激发了传统产业的新活力,使其从“制造”向“智造”转型;而发展载体,吸纳各种创新型人才,可为传统制造业源源不断地输出新思维、新模式、新产品。

种种迹象显示,禅城近年来加强产业载体建设,积极发展上楼产业,通过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培育,形成了一批新兴产业集聚,并发挥人才“智库”的作用,朝着制造业“大脑”的角色转变。

在位于禅西地区的张槎、南庄,制造业“大脑”的发展轨迹尤为明显。

一直以来,张槎、南庄分别以针织、陶瓷产业为经济支柱,近几年通过“三旧”改造和城市升级,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这两个镇街为核心的禅西新城目前已聚集了智慧新城、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欧洲工业园、新媒体产业园、绿岛湖等产业载体,以总部经济、信息产业、电子商务、新能源、生命医药等新兴产业,取代了原来传统制造业的主导地位。
 
打赏
 
更多>同类钣金头条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钣金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505896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