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转型升级的关键是解决好产能过剩的问题。
他指出,转型就是要做好发展方式的转型。转型不能单靠资金投入拉动发展,更要注意通过企业内涵,通过挖掘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和潜力,通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来推动发展,要由投资拉动型转为内生增长型。
转型要加强铸锻造企业优化整合。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加快企业兼并、联合、重组的步伐,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形成自身创新的比较优势和局部强势,同时还要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中小企业的积聚和产业转移。
二是要抓好结构升级、产品升级、技术升级、职工技能和素质升级,提升的关键在于产品的创新和附加值的提高。
张煜指出,河南省铸锻造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与升级要紧紧围绕节能环保、新兴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的铸锻件,以及高档铸锻件、大型铸锻件,特别是围绕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所需的铸锻件进行。
要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对于有实力的骨干和重点铸锻企业,针对我国高档铸锻件目前还不能满足供应的问题,要特别重视大型、高强度、耐压、结构复杂、高铸造难度的薄壁、大型、高档铸锻件的产品开发。
要积极培育特色中小企业。对于中小铸锻企业,一定要针对国家支持与鼓励、市场有需求和有前景的、适合自己企业生产的铸锻产品来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与升级。这些产品档次未必很高,但一定要干出质量,干出特色,干出精品。
要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努力提高企业的装备和工艺技术水平,还要加强职工技能和素质的提高。行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说到底靠的是人才。没有人才,企业的质量效益都无从谈起。铸锻造行业由于工作条件差,待遇低,人才问题更为突出,目前人才匮乏和后继无人的问题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必须予以充分重视。为此企业应积极投入相应经费,做好铸锻造技术人员和职工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努力提高职工技能和素质。
三是要切实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我国制造业平均有近28%的产能闲置,35.5%的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在75%或以下。铸锻造行业也是如此,不少企业的生产线开工不足。要通过企业间优胜劣汰的竞争和国家铸锻造行业准入制度的实施,坚决淘汰在技术、装备及产品方面落后的产能,达到显著减少铸锻造厂数目、提高产业集中度、扩大经济规模、增加效益的目标,从而切实解决铸锻造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四是加强节能环保 发展绿色铸锻。
铸锻造行业既是耗能大户,也是污染大户。要下大力气抓好铸锻造生产的节能、节材、减少污染、清洁化生产工作,发展绿色铸锻,实现铸锻工业的循环经济。其重点是:提高铸件质量、降低废品率;改造陈旧落后设备;优化铸锻造工艺;采用清洁熔炼生产工艺和清洁化的铸锻造设备及工厂设计等。因此要坚决淘汰落后的高耗能产品,积极引进和开发节能型新产品,优化产品品种结构。
五是积极拓展现代制造业产业链,大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现代制造服务业,是指融合了互联网、通信、计算机等信息化手段和现代管理思想与方法的制造服务业。铸锻造行业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把服务向业务链的前端和后端延伸。要加快向服务型制造发展,要逐步实现由单一生产型向制造服务型转变。这也符合中央对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规划和目标的要求。
发达国家的产业分工之所以处于高端位置,主要是转移了传统制造业,留下了高质量的制造业,发展了高水平的现代制造服务业,从而推动了科技创新。
如IBM从一家单纯的硬件制造商,成功转型为 “提供硬件、网络和软件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服务收入所占比例超过50%。这些成功的理念和先进经验值得我们铸锻造企业学习和借鉴。
张煜建议铸锻造企业要大力开拓服务业,积极发展技术服务、工艺服务、人才培养服务等,逐步由制造型向制造加服务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