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资源压力越来越大,节能减排任重道远。“十二五”期间,如何进一步利用ICT技术加快推进低碳经济发展,这次大会上,有关政府官员、专家和企业家的观点得到与会者认同。
首先,在全社会倡导低碳意识,让节能减排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此次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周长益、中国电子学会秘书长徐晓兰与有关行业协会、机构及企业代表共同启动了“电子信息行业节能减排自愿协议”行动。该项行动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国电子学会联合第三方行业机构共同发起的自愿协议活动,不仅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还得到了众多龙头骨干企业的积极响应。此项活动的开展,将激活企业自觉节能意识,充分提高企业节能水平,对推动全行业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的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次,探索区域节能减排新模式。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西安市按照“二平台一基地”模式,在西安经开区建设“科技金融促进平台”、“节能减排公共服务平台”和“ICT节能低碳产业基地”,围绕智慧城市、新型工业化领域的节能低碳技术研发、服务和制造等领域,聚集发展数字能源管理、节能数据中心、电子制造业工艺节能改造、绿色电子制造、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清洁生产等节能低碳产业,同时,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与科技金融等服务业。这种新模式对西安的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加速西部节能低碳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再次,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刘汝林表示,借力热点ICT技术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等。近年来,中国电子学会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在节能减排方面,在业内率先发起成立了中国电子学会节能减排推动工作委员会,在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支持下开展了众多具有意义的活动,推动了ICT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
最后,充分利用市场力量推动节能减排。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周伏秋研究员提出,节能减排需要政府主导,也需要专业化服务企业的参与,共同推动节能减排服务市场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节能服务业销售额年均增速将保持在30%以上,节能服务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50万人,到2015年,我国节能服务公司将发展到2000多家,形成20个左右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龙头骨干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