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操作台  钣金  配电柜  文件柜  机柜  机箱  香河  五落实五到位规定》  数据  数控折弯机 

应用“中国制造”机器人专家两次问鼎“世界首例”

   日期:2015-08-17     浏览:28    评论:0    
核心提示:应用中国制造机器人专家两次问鼎世界首例记者13日从北京积水潭医院获悉,该院院长、脊柱外科主任田伟带领团队,运用我国自主研发
 应用“中国制造”机器人专家两次问鼎“世界首例”
         记者13日从北京积水潭医院获悉,该院院长、脊柱外科主任田伟带领团队,运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完成了世界首例“基于术中实时三维影像的机器人辅助胸腰段脊柱微创手术”,以及世界首例复杂上颈椎畸形手术。
  据介绍,8月6日,田伟及其团队运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为一名椎体骨折患者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基于术中实时三维影像的机器人辅助脊柱胸腰段骨折微创内固定手术”。患者经皮植入6枚椎弓根螺钉,骨折复位效果理想,固定稳定。术中软组织损伤少,且手术切口小,安全性高。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可正常下地行走。而传统手术不仅创伤大,需要开一个至少30厘米左右的创口,螺钉定位也很难做到精准,且患者恢复缓慢,通常需要3周至3个月才能下地。   
  仅仅相隔6天,该团队于8月12日再次刷新机器人辅助手术领域的新高度。田伟带领团队使用该机器人辅助系统,为一位复杂上颈椎畸形伴颅底凹陷患者,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寰枢椎经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手术”。田伟指出,上颈椎畸形是脊柱外科领域最为复杂的手术,因手术难度过大、风险高,通常只能放弃手术治疗。此次应用机器人辅助系统,可精确定位、精准操作,这是过去用人手不能达到的。
  据介绍,这套手术机器人系统由田伟带领的科研团队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产权,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制造”。该系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术中实时三维影像的机器人精准定位,误差不到1毫米,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田伟表示,该系统由医生从临床视角主导设计,实用性强,自由度高,可重复性好。其先进的仿生构型,保证了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全面的安全保护机制可确保手术安全,不仅能帮医生完成手术路径规划,更能够精确引导内植物的植入,显着减少了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大幅减少术中放射线暴露。这样一台结合各项高精尖技术于一体的机器人系统,还是一个多适应症的骨科手术平台,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外,该系统还能够用于经皮骶髂螺钉、经皮髋臼前柱螺钉和后柱螺钉内固定等手术。
 
 
打赏
 
更多>同类钣金头条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钣金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5058963号-4